已婚夫婦聽聊如何有好單身生活的podcast

整個人生階段裡面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變成單身,不管是什麼原因,那該怎麼去面對

昨天逛街時跟阿連說:「我覺得我眼睛超痠,進去店裡都是一陣茫茫的感覺。」
回家後我滑網站看到了Singledom這個字,開始差了一下文章,後來阿連逼我停止用電腦,所以用電腦用到一半就隨便打開一個美國podcast來聽,講的是如何有一個好的單身生活。
她的主題不在於單身或非單身到底好不好,或是結婚好不好,而是在整個人生階段裡面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變成單身,不管是什麼原因,那該怎麼去面對
聽完四十分鐘的節目後,彼此小聊了一下有沒有覺得有趣的地方。
其中提及到美國一份統計中,有51%的人進入婚姻因為擔心自己孤老一生、生病沒有人照顧。而有49%的人沒有填這個選項。
在聽這節目時我腦子裡冒出了好多人,其中一個是我媽,她有一次很驕傲跟我說,她喜歡一個人做很多事,包括看醫生、買菜等等,因為這讓她覺得自己很健康而且有能力,有時候在牙醫外面緊張,但看見80歲的老爺爺都自己走進去了,她怕什麼。我相信就算她一個人,一定也是會把自己過的很好的那種。而結婚讓她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她身上有了不同角色與責任,從當三寶媽的職業婦女,常常回外婆家陪伴,不時自己硬要換上一件絲質睡衣充當貴妃,接著開始享受她的退休生活。對我來說,她過的好不好,不是婚姻來定義她好不好,而是她把她的生活與婚姻詮釋的很好。
進了婚姻,有人心理認知自己很幸福,有人反而更孤單,同樣的,沒進婚姻,有人很滿意自己的生活,有人覺得自己矮人一截。
這個節目其中提及的一個觀點,是要去 #誠實檢視自己對孤單的定義與這個觀點是從哪被建構起來的 。整個社會對於單身的歧見,與婚姻的各種討論,是怎麼影響自己。
而另一點則是 #辨別對於婚姻與單身的迷思與真實。身邊進入婚姻的兩世代人們,過得怎麼樣?一定有人過得很好跟過的好像不是那麼滿意,原因可能是什麼?我們常聽到孤老一生,擺脫單身是唯一解方嗎。(不然婚內失戀這個詞哪裡來。)大概像養兒防老一樣,真實的可能是下一代養不起自己,還要上一代老了繼續養。她提到更了解自己看待單身與婚姻的觀點是如何後,能夠做出在那個階段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同最近看到一本書提及,
踏入婚姻與沒踏入婚姻其實沒有所謂好壞,因為兩種生活都有其規則與限制,而這些規則與限制的目的,都是篩選過多的可能性,好讓我們將注意力放在特定範圍的選擇上。



而最後節目由幾個能夠給自己更好的單身生活做結尾,雖然已婚男女如我跟阿連,仍然覺得有幾點不錯:

  1. 其中一個是為了未來應急的需求 #做好財務規劃,然後規律的參與它。我覺得這真的很重要啊。有了基本財務規劃,比較不需要在緊急需求來的時候就自己心情先垮一半應付事情起來更累。
  2. 再來是 #更有意識地回絕對社會壓力與歧視,把自己的時間、金錢與注意力用在自己更認同的事情上。有意識的就表示這要一開始做到就是蠻難的,但不這樣做,似乎很容易反而強化了某些事的存在。
  3. #建立自己的信心,我真心覺得這個是不只單身還是非單身的很需要的。如果沒有正視自己沒自信的部分,即使進入關係,可能會把這個沒自信所帶來的問題丟給另個親近的人。
雖然非單身約十年了,依然覺得即使身邊有人,還是要對自己個人的生活與身分有更多的認識與經營,而不是因為非單身就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跟另一個人綁在一起,自己還是要知道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己是什麼畫面。
希望大家不管是單身還是已婚,都有自己舒服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