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灣後,一直想著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回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子。畢竟倫敦的生活好不容易塑形成一個自己很滿意的狀態。
回想兩個月前,是這段回台適應期的最一開始,那時候是失序的生活、不穩定的情緒、渙散的注意力,讓我開始重拾Google Calendar(以下簡稱GC)這東西,一開始會使用,是因為跟遠距離的阿連可以互相分享最近做的事情,偶爾也會在上面寫一些驚喜話語給彼此打氣與支持。
接著,為什麼會特別想來寫關於GC這件事,要先來說說最近的生活,終於讓我走上一個滿開心的軌道上,發現自己又開始有閒暇的心情想著下半年的生活、學習、旅行。要想到未來的規劃,在心情很低迷的時候對我來說很難,但一但開始想了,很有可能我生活已經開始又穩了一些,才有閒情逸致在那裡想未來的東西。
那為什麼生活穩了一些?其實這感覺來的比我想的快一些。
從回來的第幾天,我害怕自己會遺忘掉在倫敦的專業、語言、心境上等等收穫,我發了瘋的:
- 在網路上找許多課程,看了好多的pdf工作坊實作的英文簡報
- 瘋狂找服務設計的網路英文課程
- 自己心情很差的做了一份社區快樂報
- 想著是否要來自發興起一個社區的工作坊
那陣子,依照我媽說的,我就是一顆炸彈,他們不知道我的引爆線埋在哪裡,我就是隨時可爆的緊繃炸彈,有時候連洗澡起床都沒動力,有時候卻發了瘋的一直猛看資訊。
正式開始的第一階段 -讓失序中的生活不那麼可怕
簡單版的時間規劃也因為本來就有稍微有用GC的習慣,讓我決定從這100%沒有規律性的生活中來嘗試點什麼。就是,先放一些必要的事情,例如「今天想做到的三件事」。
接著,大概是開始在嘗試些什麼事情後,心情有了一些好轉,可以處理情緒以外的事情,就是經濟的問題。我開始接了一些設計案子來做,加上以前曾在剛上班後就希望三十歲可以變成自由業,決定利用現在這局勢來練習一番,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成為全職自由業的能力。
第二階段 - 安排平衡的生活
時間規劃搭配心情調適
很快的,當工作來臨時,我很快地就覺得生活不能只有工作,還要有其他東西,如果沒有強制分配出來時間給休閒娛樂等等,我的個性很容易就會12小時都在工作。於是,開始把「運動」、「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看電影時間」,甚至到「耍廢」,都安排進去。
第三階段 - 設計想要的生活,想要的習慣與成就感
用了大概兩週後,因緣際會下,看見一本在講「習慣」的書,其中一句話特別吸引到我「我們先造就習慣,之後習慣造就我們。」讓我突然興起來看看我能不能再趁著現在正在重塑自己生活的階段也將想要的新習慣一併納入。
於是,我將原本「工作」、「運動」、「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看電影時間」、「耍廢」等等都用了不同顏色來做區別很快的一週、兩週下來,我就會發現我在各領域都有了一定時間的累積,也會給我一股成就感,讓我更想要繼續維持,例如,「運動」是橘色的,這原本是我給自己一週兩天的挑戰,但因為看見顏色的累積,讓我更想要他在日曆中越來越多,去稀釋掉「工作」的黃色。幾種顏色就可以看出生活中有哪些元素。
覺得這樣的好處:
- 覺得自己廢的情緒變少:擔心「因為自己太廢」、「生活都變成工作」、「只光想著身體要健康,卻沒有時間真的做」、「想看書卻抽不出時間」、「荒廢的技能沒時間練習」
- 更容易培養新習慣:養成想要的新習慣變得容易些,舉例來說:「運動」原本是希望最少一週兩天,到視覺上看見成果累積(顏色),讓我更有動力,幾乎變成一周四天。
- 能有時間做更多想做的事:最無法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情況是我一直都在工作的時候,或是因為情緒焦慮,一直在做同樣的事,讓生活失去了品質。現在工作時間也自己規劃出來了,讓工作效率上好一些,多出來可以用的時間也更多了,這一兩週雖然案子算是密集的進行週,但因為時間上的規劃,仍可以有週末出來去聽音樂看書、看電影、運動、日月潭走走。
總之,因為這樣,現在的生活規劃感覺起來變得很簡單,家人、工作、自己的時間。生活變得簡單,就好像如同當初我在倫敦生活的那段時間一樣。
對於生活,我也開心了許多。
生活就像黏土一樣吧。細心捏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