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島有一間陰莖博物館,在倫敦也有了一間陰道博物館。
2017 年開始,它們在倫敦科學博物館與Royal College of Nursing裡以策展的形式與大眾接觸,而後來以公眾募資的方式正式成立了世界上第一間實體的陰道博物館。而希望藉由這樣的經營,能在 2030 年正式找到一個永久的博物館所在地。
而 #為什麼成立陰道博物館,是因為他們發現當這些生理知識越不普及,越容易在社會中被污名化,也在家庭教育中讓父母選擇避開,甚至導致歧視性犯罪。而根據現場展覽的資料指出,從 2002 到 2012 年,十年內,做陰唇整形手術的案例至少增加了五倍。因此這間博物館創辦的目的是傳遞婦科的構造知識與健康意識,將它們普及化以消除社會迷思與污名,同時讓更多人找回身體的自主權,期望在社會建立起身體的平等與自由。
博物館不大,但是裡面展覽的訊息對我來說卻不全然熟悉,所以覺得這次的參觀很值得。
這次看的展覽是 #MuffBusters將社會迷思與科學事實作出對比。最一開始是將身體構造(Sex)與身分認同(Gender)解釋起,從生理構造來解釋 Male、Female 與 Intersex;從身份認同來解釋「性別是一個人如何定義自己,並且使用 boy、man、girl、woman、gender fluid、non-binary 這些字詞來描述我們自己。」
Sex 與 Gender 雖然中文翻譯都是「性別」,但是在英文裡卻不同:
Sex 是從生物學的面向分雄/公/男性、雌/母/女性及雙性,而 Gender 則較廣,主要是個別認定自己在社會中的身份。
接著則是,
Gender fluid、Non-binary 這兩個字是當一個人特別不想指明自己身為男性或女性時可以選擇使用。
看到這裡,我立刻想到來倫敦後填寫表格時的性別欄位,永遠不可能只有男或女,最少都還會有一項「我傾向不說。」
同時他們在展覽中提及,「將人們依照先天的身體構造來認定他們的身分,這樣貼上標籤的同時也在忽略與看輕很多人的生活經歷。更可能會傷害到那些每天在真正的自己與社會期望中拔河的人們。」看到這裡我也想到,其實很多厲害的運動選手與其他選手們有著先天身體上的構造差別,仍然表現傑出,也因此激勵了很多人。我們不會因為他們的先天構造去 "限縮" 或 "矯正" 他們後天的行為,那為什麼在性別這件事就會有所不同?
另外,展覽中的文案用詞也相當中立,不會直接使用 woman、man,而是 individuals with a vagina/penis。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因為當知識放在博物館這樣有特殊地位的地方時,更應該覺知文字的力量與影響。
而且很棒的是,參觀族群有男女老少、情侶、甚至媽媽帶著嬰兒一起參觀。多麼自然又健康的氛圍!
感謝阿連分享給我,還跑來陪我一起看。
Vagina Museum: https://www.vaginamuseum.co.u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